诗歌互动,文化长存
近日,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火热上映,电影展现了一场打破时空,跨越千年的诗友会。
你会为高适和李白的友谊所动容;
你会为他们的人生际遇而唏嘘;
你会被大唐盛世的景象所震撼;
你会为战乱后满目疮痍的山河而惋惜。
长安三万里,中华五千年,电影跌宕起伏,直戳人心;
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只要我们一直流传,历史人文就会一直存在。
近日,四川省老诗会理事、广安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广安区政协诗书画院会员、广安区作家协会员、广安区老年大学诗刊主编刘于均老师携家属在凤凰山人文纪念园现场选定公墓墓位,并向园区赠送诗歌一首,内容如下:
赞:广安凤凰山公墓
文/刘于均
山环水抱凤凰山,
风光毓秀入眼帘。
瑶台圣境幽静处,
建造群体公墓园。
设施完善奇秀美,
蝶舞蜂绕鸟飞旋。
人老归西栖息地,
英灵含笑卧九泉。
左三为刘于均老师
诗在,墓在,凤凰山在,人文精神永续。
刘于均老师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园区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热情的服务的高度赞赏,表达了对百年后归根凤凰山人文纪念园的认可。
目前,园区积极与时代接轨,大力推动人文纪念园的文化建设,在征得墓主及家属同意后,将墓主的生平经历、生活趣事和重要事迹等通过图文、视频等电子形式归档整理,并通过led屏幕、微信扫码的方式向来园祭扫的后人一键播放,通过信息化的方式为祭扫家属提供缅怀的载体,突出园区人文纪念的核心属性。
正如电影所言:“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一直在。”只要文化在、思考在,凤凰山园区的人文精神就会延续存在,纵然理想和现实之间相隔三万里,生前与生后系于一日间,无数人依然在人生路上奋力拼搏,无论挫折、失败还是成功,都充满了“中国式浪漫”,凤凰山园区人文服务的理念旨在让逝者生前的故事得以赓续流传。